番号ALDN-491的故事开场并不热闹,甚至有点冷清。都月琉衣纱(Totsuki Ruisa,都月るいさ)站在那家她曾经每天打卡的公司楼下,看着玻璃外映出的自己,觉得陌生又讽刺。一个月前,她还在这栋大楼的二十层上,做着别人眼里“稳定”的工作,和一群熟悉的面孔在会议室里为了销售数字争得面红耳赤。但那天,部门经理递给她一份“优化名单”,她成了其中之一。理由冠冕堂皇——“市场环境变化、岗位调整”——可都月琉衣纱心里清楚,这不过是高层在为某个新项目清场。那一刻,她没吵没闹,只是收拾好桌上的咖啡杯和那盆小绿植,像个影子一样离开了。
真正让她重新踏进公司大楼的原因,是一封错发的邮件。发件人是田中——她的前同事,也是当初唯一一个替她抱不平的人。邮件里只有一句话:“今晚见面,我有东西给你看。”附带的,是一个看似随意的PDF文件。出于好奇,也出于对田中的信任,都月琉衣纱点开了文件。第一页是一份竞争对手的内部销售预测,标注着本公司某项目的详细数据和实施计划。这不正常。她曾在公司做市场分析,这种文件本不可能出现在竞争对手手里,更不可能由田中传出来。
那天晚上,他们约在一间不太起眼的小酒馆。田中穿着皱巴巴的衬衫,眼神里带着疲惫和焦虑。他开口没寒暄,直接说:“你被辞退的真正原因,不是岗位调整。”原来,公司在去年悄悄和主要竞争对手达成了一个隐秘协议——双方约定共同抬高市场价格,并且轮流拿下大额政府采购订单。这种事情如果被曝光,不仅会引发行业震荡,甚至可能触及法律。但问题是,这个秘密不是永远安全的。田中告诉她,有人开始怀疑,并且在寻找内部的“替罪羊”。都月琉衣纱的岗位,正好处在负责数据流转的位置,如果事情败露,所有的矛头都会指向她。
都月琉衣纱听到这里,手心已经渗出了汗。她当时被辞退时虽然觉得奇怪,但没想到背后竟牵扯到这样的事。更让她震惊的是,田中说他手里还有更直接的证据——内部会议录音,清楚记录着高层如何分配和竞争对手的订单比例。这些录音一旦公开,不仅公司会完蛋,竞争对手也会被拖下水。
都月琉衣纱并不是那种喜欢惹事的人,她一直信奉“离开就离开,没必要回头”,但这一次,她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。因为那份“错发”的PDF,已经让她站在了风口浪尖。如果她装作什么都不知道,也许短期内没事,但如果高层为了切断线索突然指向她,她将没有任何自保的机会。于是她问田中:“你找我,是想让我帮你曝光这件事?”田中摇了摇头:“不,我想让你帮我保命。”
原来田中已经被人盯上。过去一周,他发现自己下班回家时总有人在后面跟着,手机也出现了莫名的耗电和信号异常。那晚他之所以找都月琉衣纱,是因为他信得过她——他们同在一个部门时,都月琉衣纱从未在利益面前背过人。他相信她不会出卖他。
这段对话之后,他们决定先查清楚公司和竞争对手的交易细节。都月琉衣纱利用自己过去的内部关系,从一位还在公司工作的老同事口中得知,下周会有一场以“市场趋势分析”为名的封闭会议,地点在一家郊区的温泉度假酒店。表面上是高层内部的团建,实际上是和竞争对手的负责人面对面商谈下一季度的价格调整计划。
两人定下计划——都月琉衣纱以老同事的名义混入会场,而田中则负责在酒店外围接应并处理获取的资料。他们知道,这次机会只有一次,因为一旦被发现,就再也无法靠近那些人。
那天晚上,都月琉衣纱穿着一件不显眼的灰色大衣,混在人群里走进酒店会议区。里面的气氛很松散,高层们喝着酒、聊着天,但都月琉衣纱注意到,会议室的后半段有一扇门一直紧闭,门口站着两个保安。她假装去洗手间,趁保安交谈的空隙溜了进去。里面的场景让她屏住了呼吸——一张长桌两边坐着本公司和竞争对手的几位关键人物,桌上摊着一份打印出来的市场分配表,甚至连具体的抬价幅度都写得明明白白。更讽刺的是,他们还在商量如何通过媒体“制造”一些市场短缺的假新闻,好让价格上涨显得更合理。
都月琉衣纱用口袋里的小型录音笔悄悄记录了对话,心里却越来越沉。她意识到,这不仅仅是商业勾结的问题,还可能牵涉到政府项目的暗箱操作——因为会议中出现了一个名字,那是她曾经在分析数据时遇到过的政府采购负责人。
当她准备离开时,意外发生了。门口的保安似乎察觉到里面少了什么人,突然推门进来。都月琉衣纱反应极快,假装自己是送酒水的服务员,顺手拿起一瓶红酒往长桌走去。那些人显然没把她放在眼里,甚至还让她倒满酒杯。她强忍心跳如鼓的紧张,完成了“服务”,然后若无其事地退了出去。
出了酒店,她直奔停车场,田中已经在那里等着。两人迅速把录音和照片备份到云端,并通过一个匿名邮箱发给了一位值得信任的财经记者。可是,他们没想到,新闻还没来得及发出,第二天清晨,田中就失踪了。
都月琉衣纱立刻明白,这不是普通的失联。她试图联系那位记者,却发现对方的电话已停机。所有的线索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抹去,而她手里的那份录音,成了唯一的证据。她知道,自己必须立刻做出选择——要么彻底销毁一切,假装从没知道过,要么孤注一掷,把真相公之于众。
影片的高潮,就在她决定孤注一掷的那一刻到来。她没有通过记者,而是选择直接把录音上传到一个海外的自由媒体平台。短短几个小时,这段录音在网络上疯传,社交媒体、论坛、新闻网站都在讨论那场会议的细节。公司和竞争对手的高层被迫出面回应,监管机构也介入调查。
但结局并不是大团圆。田中的下落至今成谜,而都月琉衣纱也不得不离开这座城市,换了名字,开始新的生活。影片的最后一幕,是她在某个陌生的海边看日出,表情里有疲惫,也有一种释然——她知道,至少这一回,她没有背叛自己的良知。
都月琉衣纱在海边住下来的日子,并不像外人想象的那样平静。她租的是一间靠近渔港的小木屋,门口总能闻到晒鱼的味道。每天清晨,渔船的发动机声会把她从梦里拉出来,但有些夜晚,她依旧会被惊醒,因为梦里反复出现田中失踪前的那个背影。她会梦到他回头看了她一眼,嘴唇微微动了动,像是要说什么,却被一阵风声淹没。
海边的生活让她暂时脱离了原本那种刀光剑影的节奏,可她始终清楚,自己并没有真正逃离。那些被揭露的高层,有人被调查,有人被带走,但也有人逍遥法外。她偶尔会在新闻里看到熟悉的面孔,换了一个新职务,又开始在别的领域活动。那种感觉,就像是割掉了杂草的叶子,却没动根。
一天傍晚,她在港口买鱼时,遇到了一个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的陌生人。那人年纪不大,穿着普通,却在递零钱时悄悄塞给她一张折成四方的小纸片。等她回到屋里摊开,纸上只写了六个字:“他还活着,北方。”落款是一个她从未见过的符号,看起来像是字母和数字的组合。都月琉衣纱盯着那符号看了很久,心跳却不自觉加快。她不知道这是不是陷阱,可田中如果真的还活着,她不能无动于衷。
从那晚起,她的心又开始不安定。她开始查找那串符号可能的含义,甚至尝试在暗网上搜寻相关的信息。终于,她发现那是某个秘密论坛的访问代码,论坛里有很多匿名用户分享政府和企业的内部黑料。更令人意外的是,在一个不起眼的帖子底下,有人上传了几段视频,画面中模糊的男人,虽然面容看不清,但动作和神态让她确信,那就是田中。视频的背景很像某个仓库,窗外能看到雪,说明那确实可能在北方。
都月琉衣纱(Totsuki Ruisa,都月るいさ)开始犹豫,要不要踏上这段旅程。她知道,一旦离开海边的藏身之处,她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平静的生活。但如果她选择留下,田中或许会永远消失在这个世界。影片在这里埋下了一个新的悬念——她看着桌上的地图,指尖在一条通向北方的铁路线上慢慢移动,眼神中透着决绝。火车的汽笛声渐渐响起,画面切成了黑。